近日,厦门市物价局相关资料显示,受化肥成本推动、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省内用肥需求增加、部分地区受限电影响尿素产能下降等因素影响,化肥市场价格快速上涨。数据显示,福建省三化尿素出厂价持续走高,从5月初每吨2060元逐渐上调到目前的每吨2240元,环比涨幅8.7%。据5月31日厦门市供销社信息中心农资市场采价,厦门市尿素市场零售价格为每吨2300元—2350元,同比上涨27%。据业内人士预判,6月份,尿素行情因需求存在仍将保持高位震荡。
【国内市场】今日国际氯化钾大合同依旧没有消息,整体钾肥市场已经基本停滞,下游复合肥厂家需求清淡,采购意向不大。湖南地区氯化钾行情持稳,加红钾出库报3160-3200元/吨,60%海运白钾出库报3250-3300元/吨,62%海运白钾出库报 3380-3450元/吨。
因前期干旱,农业需求一直清淡,部分经销商期待近期降雨过程后,基层农用需求能有小幅启动。青岛港口氯化钾近日成交量不大,经销商惜售氛围较浓,但下游接货意向也不明显。港口俄红粉钾报价3150元/吨左右,60%海运白钾报价3250元/吨左右,个别成交较低。62%白钾几乎停报。
湛江港氯化钾近期成交氛围不浓,部分经销商暂停报价,但大经销商价格略有上调。现港口俄红钾主流在3120-3150元/吨,60%海运白钾主流在 3250元/吨,加红钾报价略涨至3120元/吨左右。
“十二五”化肥行业发展规划,把目标指向了发展转型上,重点发展缓释肥、控释肥及各种专用肥、功能肥等。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规划指向无疑对行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在行业政策的导引下,未来化肥行业的发展模式也将会由“硬投入”想“软投入”转移。2011年限制化肥出口政策不会有重大调整,这是由化肥产品的资源和能源属性决定的,出口关税政策依然重在保国内化肥总量供应和市场价格稳定上。国内化肥出口关税政策的调整,仍将重点放在国内化肥生产企业均衡生产和出口上。展望由于政府继续将支持农业生产作为经济政策的重点,加上粮食价格长期走高对化肥消费的拉动,化肥作为支农产业仍有望在2011年获得较强支撑。我们预计2011年化肥生产仍将实现小幅增产,其中氮肥产量将出现回升,而磷肥高速增产的势头将明显放慢。尿素、磷酸二铵等高浓度肥料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将有所提高。化肥消费量有望继续走高,但出口量则难以达到2010年的历史最高水平。供需关系将呈现基本平衡并略显宽松的局面。
2011年化肥企业的运营环境将更为严峻。行业政策方面,限制投资和产业发展,环保压力加大,低出口关税阶段缩短,煤炭、天然气等原料价格政策全面放开等都进一步打压了化肥企业的盈利能力。各项成本(生产、物流、环保、人力等)均将继续走高。
由于供需状况总体偏于宽松和2010年底的价位较高,化肥价格在2011年难以出现大幅上涨,即使供应较为紧张的尿素市场也因农民购买力相对薄弱和政府的价格监管而上涨乏力。同时,由于化肥施肥季节性变化和政策调控频繁,以及竞争日趋激烈的影响,化肥市场走势的波动性将继续增强。因此我们对化肥行业在2011年的利润预期将较为悲观。